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干警随笔
时代造就英雄 伟大来自平凡
发表时间:2021/07/06 来源:山西法制报 责任编辑:刘勇 审核人:

与《山海情》邂逅有点偶然。受海报上闫妮、张嘉译、姚晨和黄轩的吸引,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切入,没想到开篇反套路的诚意、拒绝脸谱化的表达、一环扣一环的悬念、一个接一个的冲突竟令人欲罢不能,一口气追剧至凌晨。在爱不释手的真诚和轻松追剧的日子里,我仿佛回到久别的乡村,共情共鸣,马喊水、李大有、马得福、杨县长、林教授、水花、得宝、麦苗、白校长……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在记忆中复苏。他们就是刻在我内心深处的乡土中国,正抒写着一段感天动地的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历史。这份亲切、踏实和感动,使我的梦境都常常浸染在西北方言中。

从西海固到闽宁镇:一段反贫困的史诗

《山海情》巧用冲突徐徐拉开一幅事关移民的历史画卷,高度还原年代感和地域性等细节,人物形象土到掉渣儿,好像他们从一开始就扎根在这沙石中,带有浓郁地方风味儿的对话形象生动、一语中的,让我忍不住想一段段去复述。

故事从1991年讲起,开场即埋下一个戏剧冲突:从干沟乡涌泉村吊庄到玉泉营的7户人家连夜跑回了涌泉村,因此,花了十块钱、扒了一辆拉煤车、颠了一晚上的扶贫干部张树成满脸黢黑无可奈何地辩解:“县长,那个地方你没去过,我也没去过,那是个戈壁滩,各家各户分的地都离得太远了,根本就看不住,管理不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人就跑了。”闫妮饰演的杨县长浑身透着基层领导的土气和霸气:“不要给我找理由,事前拍断胸脯打保证,事后唾沫飞起找理由,你当时是咋给我保证的?拴在裤腰带上你给我把人看住了。吊庄移民是今年全县的工作重点……”

“吊庄”是宁夏当地词,意思是把这个村从那儿“吊”到这儿,也就是移民。曾任彭阳县委书记的柳富介绍过,西海固是全国最穷的地方,山大沟深,道路窄狭,农民吃水吃粮都非常困难,1972年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把西海固分拨分批吊庄到玉泉营大平原,是因时因势做出的战略决策。

有人说:“跺开西海固的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同样生长在黄土地上,扶贫初期,我也曾亲眼目睹过在零下20多度的山上,兄妹几人合用一床被子。有的鳏夫领了救济款宁可用来买酒也懒得糊一下冬天直钻冷风的窗户。上世纪90年代,沙尘暴严重时漫天黄沙袭来天地一片混沌,春季干涸的土地裂开一道道口子也等不到一场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东西部对口协作政策扶持下,具有样板意义的闽宁村发展好了,吊庄户们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家家成为受益者。政府决定让涌泉村整村搬迁,退耕还林。在这次动员大会上,众人皆反对,就连老支书也不表态支持,强调这是要斩断村根的大事,李老太爷更不惜喝农药抗争,一系列矛盾在乡土中国的根脉情结中焦灼着。

5年内完成近100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这在中国的扶贫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从涌泉村、金滩村、闽宁村到闽宁镇的衍生,是30年脱贫攻坚奋斗史的缩影,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山海情》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品力作,以个体命运折射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以细腻传神的笔触抒写着乡土中国的根脉情结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信仰与责任、命运与抗争、观念碰撞与利益平衡、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寻根与断根共情脱贫攻坚中的艰苦奋斗和人间大爱,以宏大视角谱写了一段我们党领导下山乡发生巨变的反贫困史诗。

笑容也清澈:塑造苦乐交织的群像

作为扶贫工作的亲历者,我在岢岚县任职期间曾多次到过山上农户家,前面描述的情景大多是在这个时期的经历。2017年以来岢岚大地上通过整村搬迁也创造出一个类似“塞上江南”的动人故事;精准扶贫开始后我在黄河岸边定点帮扶,心疼村民守着黄河只能吃旱井里的水,离开时中级法院和县市相关部门正合力给群众打井。省高院的对口扶贫点,通过养牛养驴种黄芪、修桥铺路建学校等举措帮助村民脱贫摘帽,走上致富之路。在20多年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乡亲们的乐观、坚韧和智慧,尤其是最近3年,每次到扶贫点都会给村民们留一些照片,最令人动容的是,在饱受贫困之苦、脱贫之难的每张脸上都洋溢着清澈的笑容。

这种苦乐交织的群体雕像,在《山海情》中得到完美呈现,其中代表人物要数李水花。当得福因村里差一户达不到通电标准到处求人处处碰壁时,水花用一辆平板车拉着身体残疾的丈夫安永富、年幼的孩子和所有家什走上了吊庄移民之路。她拖着沉重的脚步丈量漫漫戈壁滩,漫天风沙尘土中张开双臂揽女儿入怀,精疲力竭时哼一段“走咧,走咧,走远了……”给自己加油鼓劲,走过七天七夜,这位吊庄的第60户移民终于抵达目的地。400多公里来路苦难极了,可导演不拍路途之艰难,而是把特写给了黄沙散开后水花脸上满是希望的笑。

在经历数不清的苦难和劳累后,这朵苦水里的花儿依然绽放出最清澈的笑容。扮演李水花的演员热依扎慨叹:“水花的名字起得如此好,生活带来的困难如一颗颗石头砸向你,但砸过来的石头有多大,它激起来的水花就有多大。”

在水花身边,还有精明能干的马喊水在烈日下顶着歪了的帽子,皱着眉头,嘴里叼着小树叶也不耽误他皮皮地笑;看似个性顽劣的马得宝打零工挣钱偷偷给麦苗买油饼,为了给父兄分忧独自闯荡新疆寻找表弟尕娃,带头跟着林教授种菇,垫资给镇上建移民工程,不论身处何境每当他笑起来都感觉很憨;李大有把纸烟别在耳朵上不抽只为显摆,每遇决断之时总要瞻前顾后生怕吃亏,但在熏硫磺提升枸杞品相问题上守住了底线……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活得真实、朴实、有滋味,共同组成一个苦乐交织的群体雕像,在脱贫攻坚路上怀揣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勇敢地走出大山,走出第一代移民扎根沃土的智慧和勇气。

山海可相连:蕴涵理想主义的浪漫

理想隔山海,山海可相连。《山海情》以小切口呈现宏大的扶贫主题,以马得福的成长见证波澜壮阔的扶贫历史,以23集精干篇幅浓缩了山川换颜、水土重生的扶贫成效。贯穿故事始终的亲历者是马得福,这位“心眼子比石头实,脾气比驴还犟”的西海固人,19岁农校毕业进入吊庄站,从“咱涌泉村的女子为了一头驴就能许人”的痛楚中觉醒,做出“其实未来是个啥样子,我也不知道,我现在一心就想着,我不能再让我们西海固的人民受穷受苦,这是我最大的心愿”的判断。马得福在风沙磨砺中艰难而执着地走在扶贫路上,在“关关难过关关过”的挣扎中走向成熟,在胼手胝足中忠于职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马得福身上时时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没有豪言壮语、高谈阔论,只有朴素的承诺和践诺。他说:“自打我参加工作到现在,没有一天不难的。”他好像永远都在为别人解决问题,什么事都得管,什么苦都得往自己的肚子里咽。是什么在支撑他一路走下来?是“你要觉得对就坚持去做”的信念,是一心想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的理想。他躬身入局,以实干赴使命,在把“瘠苦甲天下”的家乡建设成“又一个塞上江南”的征程中,始终是那么纯粹、那么积极、那么专注、那么务实地扑在奋斗一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山海情》片名的深意我是看到福建帮扶干部时才有领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宁夏山和福建海在东西对口协作扶贫中山海相连。福建来的扶贫办领导吴月娟、挂职副县长陈金山、农林教授林一农、支教老师郭闽航等一批富有情怀的干部从福建来,克服了语言不通、理念不同等重重障碍,从马铃薯、菌草等产业起步,到投资办厂,发挥福建资金、技术、产业和管理等优势,依托宁夏能源、土地、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运用市场之手,共建扶贫产业园,走出一条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之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以燕子垒窝的恒劲、水滴石穿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将扶贫接力棒一棒接一棒传递着,以“敢拼才会赢”的精神,与宁夏人民一道汇聚起众志成城战贫困的磅礴力量,感人至深的“闽宁情缘”。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凭着这样的理想主义情怀,干沙滩终于变成了金海滩。数百万马得福、张树成、陈金山、林一农、白校长们是反贫困斗争中的平凡英雄,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倾力奉献。

《山海情》以荡漾理想主义浪漫、蕴含现实主义真切的笔触,彰显着博大的家国情怀、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里,我们看到希望,看到光,看到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作者: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丁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