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郝永丽,正在完成一件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任务”——配合院里对自己经手办理的永泰能源重大破产重整案件进行有关纪录片的拍摄。97天时间,上千亿债权债务的重新梳理归纳,一个事关业务版图遍及全国各地的著名上市能源民营企业前途命运的司法抉择,晋中中院没有退缩。他们选调精兵强将,打破固有模式,从帮助企业纾危解困的立场出发,通过一系列大胆审判实践,最终帮助企业摆脱债务危机,卸下发展包袱,重新轻装上阵。
晋中中院敢于直面审判难题,敢于先行先试的勇气与自信,正是我省政法机关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坚决以服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生动缩影。
过去的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攻坚克难,以“四个铁一般”为指引,踏平坎坷成大道。政治忠诚更加筑牢,平安建设巩固强化,基层治理不断夯实,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执法司法质效得到新提升,法治建设试点扎实推进,政法队伍经受新洗礼。“智慧+努力”换来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政法智慧精准发力到位
万荣县汾河入黄口、偏关县黄河万家寨、浑源县北岳恒山,这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名片”,在过去的一年被法院系统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们以“司法护佑绿水青山、黄河安澜”的使命感,先后建立了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和专业法庭。同时,他们还在大同云冈石窟、忻州古城,建立文化保护法庭,为子孙后代守护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
此外,法院系统在我省创新生态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中部城市群的“南引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成立全国首家综改示范区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激励创新创造、强化司法保护的山西模式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2021年,全省政法系统先后出台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立联企服务指南,开展“端正执法司法理念、改进执法司法作风”专项行动。探索实践企业合规工作,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开展涉企“挂案”清理“百日攻坚”行动,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搭建省属企业法律风险、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平台,设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法院、检察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巡回审判庭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出台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的协作意见,使保护真正做到立法在先、有法可依。
我省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引深企业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与942个企业、项目建立“一企业(工程)一警”联络制度,排查企业17416家次、重点项目1138个次,依法查处侵企扰企违法犯罪案件161起。
我省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各类经济犯罪2892人。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诉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洗钱犯罪653人。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办理侵权案件90件。加大对民营企业保护力度,出台办理涉民企刑事案件指导意见,起诉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328人,为企业追赃挽损5708万元;排查清理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123件;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对企业负责人及科技骨干不捕59人、不诉85人。
省司法厅先后完成法规、规章草案起草、立法审查2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府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核594件次,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155件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保障,探索开展执法检查“综合一次查”试点和行政执法信息化试点,制定施行《山西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办法》政府规章,在全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在省综改示范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部署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行动。以机构整合职能之变换取服务高质量发展效能之变。
紧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 政法举措顺民意得民心
如今在太原市有一项事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切身利益的部门规章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由太原市人民检察院牵头,联合太原市民政局、太原市公安局会签的《关于落实看守所在押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的工作办法》。
因为一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救助案,太原市检察机关不仅及时为受助儿童解决了当下之需,更重要的是,他们瞄准群众“急难愁盼”,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救助果断“升格”为法律呵护,成功实现了对看守所在押人员特殊群体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多元救助的法治化。
过去的一年,全省政法机关以群众的期待为工作目标,以群众的满意为工作方向,用心、用情、用力破解群众的法律之困、路径之困。一批带着温度、充满热度、体现态度的好机制、好办法成为政法机关为民本色的最好注脚。
我省公安交管部门坚持生命至上,在全国首创“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的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审核确定“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151家,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行政区域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慢半拍”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使用效能,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伤员致死率、致残率。2021年,累计为8154人垫付抢救费、丧葬费发放救助金2.20亿元。
我省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出台《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涉案财物快速返还机制》,依法快速返还乡村振兴领域涉案财物25.11万元,惠及贫困群众200余人。以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302件,发放救助金1600余万元。推动赡养类公益诉讼全覆盖,共办理101件。开展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帮助1000多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084.7万元。加强未年成年人司法保护,对初犯偶犯等不捕273人、不诉241人。坚持“标本兼治”,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807人、起诉1095人。树立办信就是办案的理念,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复信访案件,218件重复访案件已全部办结。
我省各级法院全面推行一站式“智慧诉服”,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通办、一号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各项诉讼事务:网上立案17.55万件、网上业务16.59万次,网上调解案件18.98万件、调解成功率75.1%,诉服质效考核指标保持全国前列,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单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大力实施省政府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累计解答群众咨询46.4万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8万件。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罪犯、戒毒人员亲情会见难的问题,建成覆盖全省各监狱、戒毒所、司法所的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累计组织会见9353人次。
打击各类重大违法犯罪 持续稳定成为社会环境常态
去年4月26日下午3时许,晋中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预警发现,介休市居民王某某在某App上从4月中旬开始进行投资,已分批次累计向该App汇款近10万元。经民警再三劝阻,王某某停止了继续投资的想法,并听从民警建议,携带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立案后,马上对涉案卡号进行了冻结,避免了财产的进一步损失。
4月27日上午9时许,该市反诈中心通过预警再次发现,太原某建筑公司工人李某某在休息时,误点入一个赌博网站。在其向网站中充值一万元时,恰好接到该局反诈中心预警电话,及时阻止了李某某充值……
这是我省公安机关去年围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充分发挥反诈中心职能,全力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的真实一幕。
过去的一年,我省各级公安机关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决落实“不敢骗、不能骗、骗不到”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实现了从4月至12月连续9个月立案数环比下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率、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435%和295%,止付资金328.37亿元。
同时,全省公安机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巩固专项斗争成果。共侦办涉嫌黑恶案件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6人,查扣涉案资产8.11亿元。深入攻坚刑事命案,实现现发命案破案率始终保持100%。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紧紧围绕公安部“严厉打击危害民生的多发性违法犯罪”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打击“盗抢骗”犯罪等专项行动;以“昆仑2021”专项行动为牵引,严厉打击食药环假犯罪。
我省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农业农村三大领域开展21个专项整治行动,起诉“黄赌毒”“盗抢骗”、枪爆等犯罪12288人。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起诉646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起诉涉黑恶犯罪1293人,移送“保护伞”线索393条,起诉“保护伞”15人。
我省各级法院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178件,追缴、没收违法所得及财产刑执行到位49.31亿元,执行到位金额位于全国法院第一位,陈鸿志、任爱军、李增虎等重大涉黑案进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馆展出。依法严惩酒吧捅死女大学生案、继母虐童案等一大批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刑事案件,高扬法律利剑维护一方平安。
我省司法行政系统以保证监狱戒毒场绝对安全为目标,顺利完成(5个)监狱煤矿退出移交接管工作,13个戒毒所全部通过司法部统一戒毒模式考核验收。会同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山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法机关将创新作为抓手,力求手段、形式、方法耳目一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政法机关不搞“花架子”,扑下身子让群众切身感受实实在在的变化;倾力维护社会稳定,政法机关用足职能优势,法律优势,为广大市民打造一片朗朗乾坤。使命在肩,不负所托,我省政法机关努力依旧,行进之路愈发坚定执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全省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各项任务,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政治忠诚更加筑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彻底肃清孙力军、刘新云等流毒影响,有力净化了政法系统政治生态。
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出台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立联企服务机制,深化“端正执法司法理念、改进执法司法作风”专项活动。探索实践企业合规工作,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开展涉企“挂案”清理“百日攻坚”行动,加强重点案件协调督办,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搭建省属企业法律风险、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平台,设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法院、检察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巡回审判庭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台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的协作意见,推动形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
平安建设巩固强化。制定出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西的实施方案、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规定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的实施意见,完善“1+6+N”制度体系,引深扫黑除恶常态化,组织开展“三大领域”专项打击整治,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活动,“点对点”入户宣传1167万户,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率、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435%和295%,止付资金328.37亿元。
执法司法质效得到新提升。统筹推进新型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落地,打造明责、履责、考责、追责工作闭环,打通司法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出台新时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类案强制检索、法定裁量权行使制度,开展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深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制度改革,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和“辅助办案系统”应用,初步形成了权责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我省在全国政法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法治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举措》,制定我省“一规划两纲要”实施方案,确定忻州市、太原市万柏林区、柳林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试点。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在全社会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热潮。
基层治理不断夯实。制定试点行动计划和分类指导实施方案,出台《关于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全省117个县(市、区)“全科网格”全覆盖,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全省网格员共上报问题隐患线索293万余件,处置率达到98.92%。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健全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单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政法队伍经受洗礼。省市县三级党委坚定扛起政治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把握政策策略,有力有效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履行协同责任,各级政法机关全系统全链条发力,8.6万余名干警经受了一次铸魂扬威、刀刃向内、激浊扬清的革命式锻造。全省交流轮岗政法系统干部11579人,占应交流人数的99.5%;排查整治顽瘴痼疾问题2.7万余个,制定出台一系列正风肃纪、制约监督、素能提升等制度机制,广泛选树宣传政法英模,政法队伍政治忠诚更加牢固,干事创业激情有效激发。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是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党中央部署开展的又一项扬正气、聚警心、合民意的德政工程。